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6章(2 / 2)

不必为国库发愁。

物价涨跌,应是指均输平准法可平抑物价。

货币政策,就是三官五铢钱。

【刘彻:对外贸易?】

【秦念:桑弘羊主张的对外贸易,是用国内丰富的黄金和丝绸等商品与外国交易,换取牲畜等国内急需的商品,使得“外国之物内流,而利不外泄”。这也与你的另一大功绩有关——】

【秦念:丝绸之路。】

【刘彻:……西域?】

提到功绩,刘彻可就极为感兴趣。

以丝绸换牲畜——西域的良马?

没错,虽然秦念还未言及外国指的是哪一国,刘彻已经猜到了答案:

西域诸国。

二十年前,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,欲与之联合夹击匈奴。

然张骞被匈奴所俘,十年后才得以逃脱。

此时月氏人被匈奴唆使的乌孙击败,被迫继续西迁。等到张骞找到大月氏,他们已经找到新的国土,不愿意夹击匈奴。

张骞返程时又被匈奴所俘,扣留了一年多,等再逃出来回到长安,已经是七年前。

刘彻也因此得知西域诸国的情况。

四年前,因出使西域的功劳与出击匈奴获取的军功,刘彻封张骞为博望侯。

但前年他派张骞与李广分两路攻打匈奴,张骞失期,致使李广的部队损失惨重。张骞按律当斩,以爵位赎为庶人。

【秦念:没错,就是张骞“凿空西域”。】

已是庶人的张骞热泪盈眶。

他的姓名竟然出现于天幕之上,为大汉臣民所知。

甚至流传后世!

【刘彻:只是与西域诸国贸易,也能算是一大功绩?】

刘彻有些怀疑。

他派张骞出使,最主要的目的只是对付匈奴。

与贸易相关的丝绸之路却被视为他的一大功绩?

刘彻当然不会嫌自己的功绩多,但若是秦念将小事说成大功绩,那他就得怀疑又遭到了嘲讽。

【秦念:对外贸易只是附带品。丝绸之路最大的意义,是给华夏开启了一扇看世界的窗。】

【刘彻:?】

不仅刘彻疑惑,所有看到秦念此言的人都感到疑惑。

丝绸之路都已经以丝绸命名了,怎么贸易却只是附带品?

看世界的窗?

【秦念:司马迁的《史记》记载:滇王与汉使者言曰:“汉孰与我大?”及夜郎侯亦然。以道不通,故各以为一州主,不知汉广大。】

【秦念:这在后世衍生出一个成语:夜郎自大。】

夜郎国。

十六年前,唐蒙上书说夜郎国有精兵十万,乘船沿牂牁江而下可为制越奇策。

刘彻任命他为郎中将,领千人入夜郎,以丰厚的赏赐与大汉的威势说服夜郎侯多同,在此设置了犍为郡。

但刘彻心知这只是夜郎侯贪图赏赐。

想要夜郎侯彻底归附,要等到彻底平定南越。

只是这夜郎国位处西南,与西域的丝绸之路有何关联?

………

司马迁心绪复杂。

他明明还什么都没有写,他“写”的《史记》就已经为天下所知。

【刘弗陵:《史记》何在?朕未曾见。】

先前秦念提及“史家之绝唱”时,刘弗陵就想问这个问题。

但当时正谈论张汤之死与阿父在后世的名声,刘弗陵不好询问。

之后又被儒家、盐铁之议等事转移注意力。

直到此时,刘弗陵才问出这个问题。

………

太史令写的《史记》,刘弗陵不曾见?

刘彻很快就想明白怎么回事。

因李陵之事受腐刑,所书又被称为“史家之绝唱”。

司马迁想必写了不少不能示于当世的谤言。

哼!

………

秦念再度感慨这个群里演员们的敬业程度。

司马迁的《报任安书》中有这么一段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。”

翻译过来就是“我要认真写完这本书,(正本)藏在名山中,(副本)传给(京师的)后人,在大的城镇中流传,才能弥补我之前所受的屈辱”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