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珂皱着眉头想了许久。
衙门不管,那他们就要自证清白,但自证清白是最难的。
她总不能请个人坐在闹市上每天吃猪肉,吃个一年半载吧?
这不说有没有用,养猪场的猪也等不了这么久。
到出栏时候的猪,多养一天赔一天的钱。
原晔这时走了过来,手放在陆珂肩膀上:“既然自证不了清白,那就将水搅浑。”
陆珂拧紧眉头:“你的意思是,把事情闹大,闹到官府不得不重视,不得不澄清?”
原晔点头。
陆珂:“但是这样的话,也会花费不少时间。咱们的养猪场年后才会有猪可卖,但金老安的养猪场每天出货量那么大,哪怕拖半个月,也会带来巨量的损失。而且,马上过年了,过年官府会放假,大家都要休息,那段时间更不可能卖猪。”
陆珂一边说一边想:“谣言是针对我们的,现在应该还没有扩散。我去找金老板,看看能不能将货往外卖。”
陆珂想到就做,立刻和方伟去找金老板。
原晔回头,原璎慈就站在不远处,她自嘲地扯动了一下嘴角,“是应知吗?”
原晔点头。
原璎慈又笑了,“我怎么不意外呢?”
原晔:“别想太多,和你无关。”
……
金家养猪场。
金老板满脸愁容:“添一把火,没问题,我有的是人。但是陆老板,咱往哪儿卖啊?”
金老板叹了一口气:“陆老板,咱们就敞亮着说话。我这养猪场在晖阳算大,但是在晖阳州就算一般了,到了北安府那就更不入流了。
我的人脉最多就只能到州上头,还是压价和小饭店谈下的合作。现在的问题是,谣言已经传到了州,货给退回来了。府那边,我没门路。”
陆珂:“州府那边卖不出去就没有别的地方可卖了吗?”
金老板:“别的地方?往南的话,滨常府?那就更没人脉了。难道陆老板有?”
金老板眼底燃起了希望。
陆珂:“没有。”
那还说什么?
金老板又绝望了。
陆珂:“但是我们可以不往南,往北。”
金老板:“北边?那不是金国吗?”
陆珂:“不是晖阳县的北边,是旬北县的北边。金国和我们在打仗,私下交易是走私,被发现会判刑。但是,旬北县的北边是栗人,栗人国家小,只有三个县的大小,与我们毗邻,臣服大梁。
栗人和金人一样,以畜牧为生,栗人爱吃牛羊肉,也爱吃猪肉,但是并不擅长养猪。并且在边境两国有专门的互市和行脚商人来往两边做交易。栗人和我们的语言不一样,并且十分封闭,这边的谣言传不过去。”
金老板:“我理解你的意思了,从互市那边,联络互市的官员或者商人和栗人交易是可行的。但是我们的量大,栗人那边金银匮乏,两边货币也不一样,如果通过专门的行脚商人,那势必要给一笔居中费。”
陆珂:“我们以物易物,用牛羊,羊毛制品,皮草等交换。金老板,你常年和饭馆打交道,猪肉因为谣言卖不出去,难道牛羊肉也卖不出去吗?”
金老板明白了。
牛羊肉,他是卖肉的,自然能卖。
羊毛制品,皮草等,在栗人那边便宜,在这边贵,他也可以慢慢卖。
这里面唯一的问题是,需要人脉联络互市的官员,请他们派翻译帮忙联系栗人交易。
这一点陆珂办不到。
但是,他深耕晖阳多年,他可以试试找找人脉。
最重要的是,他们的猪肉品质好,价格却不变,甚至他还能降一点价钱促成交易,尽快挽回损失,他相信,栗人和大梁的老百姓一样,舌头没有问题,只要吃过就会愿意。
有了主意,金老板立刻叫人拉了马车过来出发。
就像当初陆珂和孙家养猪场起冲突时说的,能开得起养猪场的,背后都有靠山。
金老板自然也不例外。
在金老板去边境互市的时候,方伟也没闲着,拉着自己的兄弟们就出去散播谣言去了。
【作者有话说】
预收求收藏《开封有个晏姑娘》
人人皆知,开封有个晏大人,为人正直,极其正直,非常正直。
每天定点定时,弹劾皇亲国戚,文臣武将。
满朝文武被她得罪了个遍,连皇上见到她都躲得远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