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富海再次鞠躬,“多谢公子指点。”
想要改变商人的地位,只能选择最后一条,就是要和老百姓利益均沾,这?个说?法的确让人有茅塞顿开之?感。如?果老百姓沾了你的光,可不就得承你的情。
可是真正执行起来?,又该怎么做呢?全天下那么多的人,他能收买一个十个一百个,但不可能收买十万一百万一千万。
赵苏一看他的表情,就知道他又走进?了死胡同。
“先说?说?你对这?桩生意怎么看吧。”赵苏提醒他。
胡富海赶紧说?道:“是,小人想与?公子合作?,专门替人建二到三层的小楼。所得利润,三七分润,小人拿三。”
赵苏不置可否,看向另外两个人,“说?说?你们的想法。”
赵乔拱手道:“小人与?吴东家的想法差不多,只是如?果生意展开,所需的砖石好说?,各地都有砖窑。可是水泥和铁条的用量必然极大,不知道新村的工坊可能供应得上。”
“若是供应不上呢?”赵苏引导他道。
赵乔听出赵苏的弦外之?意,心?中一动,有些激动的说?道:“若是能多办几家水泥工坊和炼铁坊,必然生意兴隆。”
胡富海一听,心?想对啊,自己?怎么忘记了水泥和新村钢,都是外头没有的好东西。若是能合作?多开几家,这?中间的利润,可不比建房子少。等于是一桩生意,能吃好几头,而且利润也有好几重。
越想越激动,因为中午喝了点小酒,而产生的对商人地位不忿的心?绪,一下子被眼前的利润给平复了,只剩下一脸兴奋。
赵苏也很高兴,自己?的用意终于被人给看出来?了,够不容易的。不过他表面什么也没说?,袖子一甩,“走,带你们去几家工厂看看。”
三个商人赶紧跟上,吴有义用一种伺候的姿态微微弯腰,跟在公子的身后。而赵乔拉了一把胡富海,朝他使了一个询问?的眼色。
胡富海惭愧道:“中午喝了点酒,又被人挤兑了几句,胡某知错了,请老哥哥原谅则个。”
“我只提醒你一句,莫要被人当了枪使。”赵乔果真就只说?了这?一句,然后快走几步,跟了上去。
胡富海翕了翕嘴唇,最后还是紧紧闭上嘴,跟了上去。
第77章 习惯 我知道,只是习惯了嘛
赵苏带着他们三人, 最先去的是砖厂,砖窑各地都有,除了?各自匠人有一些心得和小窍门外, 烧制砖石并没有什么了?不得的秘密。
见是砖厂,三人都有点心不在焉, 但又不能泼了?公?子?的面子?,只能装作感兴趣的样子?。
没装多大会儿功夫, 三人中的赵乔就“咦”了?一声, “不得了?啊, 新村果然?和外头不一样,就连砖窑都和外头不同。”
三位都是大商家的子?弟, 从小培养的精英, 眼光是肯定有的。
这么一圈转下来,个个都感觉到了?这家砖厂的不凡。胡富海若有所思道:“看?不到一个闲人,各司其责, 各归其位,井然?有序。”
“你没发现所有的工序时间都刚刚好吗?”吴有义也跟着说道, 时间安排的好, 没有一点浪费,那么出砖量肯定会比其他的砖窑高。
“这家的掌事, 经验老道。”胡富海总结, 一般来说一家工坊的好坏,掌事的能力能占到五成,剩下的便是匠人的技术和工人的勤奋。
赵苏听着他们讨论, 并未参与,又带他们进了?水泥厂。三个商人也不在意公?子?的沉默,可以想像工坊这种地方, 公?子?最多是找来掌事负责,其他的事肯定不会多加过问?。
进了?水泥厂的三个人,明显比刚才激动得多了?。要知道这几家工厂,平时都是谢绝外人参观的。韩书还?能带人进砖厂参观,但水泥厂和炼铁厂,只有公?子?亲自带着,才能进去。
三个人观察的十分仔细,在发现自己?根本不可能分辨出那些混和在一起的粉末是什么后,只能遗憾的摇摇头,把心思放在别处。
胡富海见公?子?在发笑,不好意思的解释道:“小人绝没有偷窥配方的意思。”
“我知道,只是习惯了?嘛。”赵苏完全可以理解这种习惯。
胡富海正要点头,反应过来,顿时苦笑。
“我还?发现一个现象,所有人都只做自己?手头的上工作,不断重复,可见是有玄机。”赵乔再次和吴有义讨论起水泥厂的所见。
“的确有玄机,一个人只做自己?手上的工作,不断重复的好处是,他会不断啄磨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。简单说就是熟能生巧,干得又快又好。”赵苏冷不丁插上一句。
仅从这一句,赵乔就判断出,公?子?对?工坊的事情十分熟悉。并不像之前判断的那样,公?子?只是找了?有经验的掌事。
“这些都是公?子?所教,自然?是最好的。”水泥厂的邱掌事,如果用后世?的话说,那就是公?子?的脑残唯毒死忠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