陡然暴富,陶希文的心态倒是没什么变化。
陶家本身就不缺钱,更何况他还有一位巨富姑姑,跟姑姑一家的财富相比,他的财产实在不算什么。
「她那么要强,不给自己找点事怎么行。再说我们俩都还年轻,日子过得太过安逸也不是什么好事。」
见陶希文和周梅对未来都有着自己的想法,林朝阳也未多说什么,与他又聊了一阵。
吃过晚饭,陶希文打算告辞,临走时他偷偷问了林朝阳一个他一直好奇的问题。
「这回股灾,您也没少损失吧?」
纳斯达克股灾互联网行业全军覆没,家里人都知道林朝阳这些年一直都有自己的投资,而且有不少互联网方面的投资。
这回股灾,他的投资恐怕也不能幸免于难。
看穿了大侄子眼中所藏的几分促狭之色,林朝阳从容淡定,「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,
投资投的不仅是公司,更是产业、是大局、是未来。」
他的声音沉稳有力,充满自信,让陶希文不禁有些羞愧。
还是姑父有格局啊,难怪搞投资无往不利。
陶希文抱着羞愧的心情离开小六部口胡同,转身离开时他没注意到站在门口送他的林朝阳露出肉疼的表情。
臭小子,哪壶不开提哪壶!
纳斯达克股灾,林朝阳损失惨重是必然的,因为他投资了太多互联网企业。
不过这个「损失惨重」是相对于股灾前的股价和市值而言,他就算有未下先知的能力,也不能把手里的股票和投资全都清仓。
事实上,这几年他所投资的项目已经陆续进入了回报期,收获的回报也是成百上千倍的。
所以相较于落袋的「回报」,那些纸面上的财富其实算不得什么,只是一提起来,终究还是会肉疼一下。
不仅是他,4月份纳斯达克指数一泻千里也惊动了陶玉书,亚太新闻网的股价暴跌近40,还未上市的奈飞前途也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本来陶玉书还计划在01年启动奈飞的上市计划,现在看来,恐怕还要再等一等。
除了亚太新闻网和奈飞这两家网站,早先陶玉书还经营过一家叫futurefantasy的线上书店。
futurefantasy最早发展的还算不错,但一步慢、步步慢,在跟竞争对手亚马逊的竞争中futurefantasy处处落后。
因此陶玉书做出了出售futurefantasy的决定,此举引来了亚马逊和巴诺书店的竞争亚马逊于1997年上市,这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和激进的扩张,凡是线上购物业务都要掺和上一脚。
而巴诺书店则是美国最大的线下零售书店,这两年受亚马逊的影响,也在积极布局线上业务。
双方的争夺为futurefantasy都付出了巨大的诚意,但不同的是亚马逊的收购是以股票为主,价格高,而巴诺的收购则是以现金为主,价格低。
两相比较,二者各有优劣。
最终陶玉书还是选择了亚马逊,为了这场收购案,亚马逊发行了1045万股股票,占据亚马逊总股本的81。
陶玉书也由此成为了亚马逊的第二大个人股东,持股总数仅次于创始人杰夫·贝索斯以亚马逊当时的市值计算,这笔收购总价高达1178亿美元。
当时亚马逊的股价正处于起飞前夜,之后一年多时间里,陶玉书手里的这些股票价值一路飞升,膨胀了十倍不止。
纳指巅峰时,价值上百亿美元。
比较可惜的是,到纳指暴跌之前,陶玉书也仅仅是减持了手中1/8的股票。
她毕竟是股东,不可能像散户那样毫无顾忌的抛盘变现。
可即便如此,此举也为她带来了超10亿美元的回报。
而当初她收购futurefantasy不过是为了给奈飞练手的,收购只花了一二百万美元即便算上之后未融资时期的亏损,最多也不超过500万美元。
如此惊人的投资回报率,即便是经历过亚太新闻网的上市和几家公司的融资,也让陶玉书不禁再次感叹于互联网行业的造富速度。
不几日后,兰登书屋的芦安·瓦尔特从美国给林朝阳打来电话。
他这次打电话算是1月份时《纽约时报》评选「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」的后续。
「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」名单公布后,在以美、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内引发了不小的回响和讨论。
这次评选乔伊斯、福克纳、劳伦斯、福斯特、詹姆斯等名家均有数部作品入选,但几乎都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作家作品入围。
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入围者,仅有威廉·肯尼迪的《紫苑草》和林朝阳的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。
其中林朝阳又是一位外国作家,自然备受关注,无形之中再次提升了林朝阳在美英文学界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