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天前,《花城》编辑部接到了一份厚达五公分的稿件,寄信人正是林朝阳。
收到稿件的第一时间,编辑部的人都有些意外,大家都知道去年李士非跟林朝阳约了两份稿子。
一份是已经发表和出版的《渡舟记》,而另一份据李士非说,他和林朝阳商量出了个大计划,他要让林朝阳创作一部《百年孤独》式的魔幻现实主义著作。
编辑们第一次从李士非口中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内心并不看好。
自从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,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就成了国内时髦的文学流派。
但不管怎么说,《百年孤独》都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文学流派的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,你说写就写,哪怕这个人是林朝阳,也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吧?
可后来李士非跟大家讲了一下他的想法,大家就理解了。
魔幻现实主义现在正是火热的时候,林朝阳愿意尝试本身就是好事。
一下子挥笔写就《百年孤独》那样的作品来,想想也不可能,但“取乎其上,得乎其中”,以林朝阳的创作实力,真要是沉下心来花个年时间弄一部作品出来。
不说达到《百年孤独》的水平,超越他自身和当代文学的水平是没有一点问题的。
这样的作品拿到《花城》来发表它不香吗?
《渡舟记》发表后,《花城》的销量一度被推上单期200万份的记录,更让大家感到了放心。
11月份《渡舟记》单行本出版,到过年之前刚好两个月时间,销量也达到了惊人的86万册。
跟一锤子买卖的杂志销量不同,图书的销量可以说是细水长流,以《渡舟记》所表现出来的潜力,又是一部销量可能几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。
至少三年之内,这部小说会成为花城出版社的一只下金蛋的母鸡。
当初大家还觉得给林朝阳千字20块的基础稿酬和万册7的稿酬太高了,现在看来,一点都不高。
跟出版社未来几年可能收获的数百万营收比起来,付给林朝阳的那点稿费算什么?
也因为《渡舟记》取得的成绩,也让花城出版社上上下下对林朝阳的第二部作品充满了期待。
按照李士非的说法,这部小说必然要耗费数年时间与心血,大家也都认可这个说法。
可大家没想到,会在83年春节之前就收到林朝阳的小说稿。
算算《渡舟记》完稿的时间,这才没到一年啊!
《花城》的编辑们看着那厚度快赶上一部字典的稿件,心里只有一个感受。
这是什么八爪鱼?
第354章 煌煌巨著
面对着突然到来的小说稿,不仅编辑们惊讶,连李士非这个约稿人都陷入了茫然。
这就是他约的那份稿子?《百年孤独》式的作品?
李士非很想给林朝阳打个电话问问,说好年的,你才不到一年就写完了,你小子不会是成心糊弄我呢吧?
可他看着稿子的厚度,又默默收回了这个想法。
哪个作家糊弄事会写几十万的稿子?
五百格稿纸这么一厚摞,根据李士非的经验,这小说少说也得六十万字。
别的不提,光是这个字数,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写出来的。
李士非还记得年初时他跟林朝阳写信,林朝阳还说要去老家搜集资料、取材,后来又写信,他应该是五六月份才开始创作这部小说的。
不到九个月的时间,写出一部六十万字的巨著,这是什么水平?
李士非是编辑,同时也是个作家,他深知这其中的难度。
别的不说,就是抄小说抄个六十万字,一天抄一万字,也得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啊,更何况林朝阳是从无到有构建出这样一部宏大叙事的作品来。
李士非在拿到小说稿的第一时间,回想他这一年跟林朝阳的通信,对方除了跟他透露一些小说情节和人物构思之外,关于创作进度一直都没有特别强调。
他此前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样一部作品非得花了年时间不可,等收到稿子之后他才明白自己低估了林朝阳。
不仅是低估了他的创作能力,更低估了他的创作效率。
这样高效的创作,放眼如今的中国文坛能够与其并肩者恐怕寥寥无几。
林朝阳没有提前预报,就这样把稿子发了过来,着实是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。
在最初的惊讶过后,李士非直接将稿子“据为己有”,使用主编的权力先睹为快。
他就想看看,林朝阳花九个月时间写出来的《百年孤独》式的作品会是个什么成色。
回忆到这里,李士非脸上露出了苦笑之色,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啊!
可林朝阳给他的惊喜还远没有结束。
约稿之初,李士非是抱着“取乎其上,得乎其中”这样的想法的,但当他看完整部小说之后,李士非的想法被彻底改变。
这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