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文豪1978 第328节(2 / 3)

再从其中遴选出副主编人选,如此一来,副主编人选肯定要从编辑部的老人儿当中选出来,老人也不怕新人抢功劳了,王濛这个新主编威望必然大涨。

短短几天之内,纵横捭阖,一下子就理清了局势。

以上这些信息都是陶玉书从祝伟处听来的,祝伟比陶玉书早来了两天,他跟林朝阳是朋友,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要比跟其他人更亲近。

更何况他们俩还都是被王濛调过来的,天然就多了一层信任。

了解到了编辑部如今内部的情况,陶玉书并未多说什么,她来《人民文学》是为了工作的。

林朝阳的《高山下的花环》是在《人民文学》发表的,崔道义是责编,这是陶玉书在编辑部的又一个熟人。

上面有主编罩着,身边还有熟人同事,陶玉书刚到编辑部,就迅速适应了环境。

到了傍晚下班,她刚走到楼门口,就听讲王濛在叫她。

“主编,您有什么指示?”

王濛笑着摆摆手,“什么主编,还是叫老王。”

他又说道:“你们家朝阳最近在忙什么?”

“他能干什么啊除了上班就是写小说。”

“难怪他产量高,这个创作态度真不是一般的端正。”

王濛闲聊了两句,提出了去家里拜访的请求,陶玉书自然不能拒绝。

陶玉书骑着摩托车,后面跟着骑自行车的王濛,两人一路来到小六部口胡同。

林朝阳两口子搬家后,王濛还是第一次来,他一进院子便忍不住赞叹:“你们家这院子可够大的了,比叶老那院子还大。”

《人民文学》杂志社所在的东四八条52号楼的斜对面,就是叶圣陶老先生的大院,占地很广,但跟陶玉书家的院子比起来,仍旧逊色了不少。

“当时就图着我怀孕了上班方便,没想到才住了一年就换工作了。”

王濛哈哈玩笑道:“看来这事怪我了!”

说笑着进了屋,陶玉书给王濛倒了杯茶陪他聊着,又过了快二十分钟林朝阳才回来。

“老王?伱可是稀客啊!”

林朝阳看到王濛表现的很高兴,然后张罗着说道:“以后你可就是我们家玉书的直系领导了,今天我可得好好请你吃一顿!”

王濛打趣道:“以前就不是直系领导了?你这顿饭请的太晚了!”

“好饭不怕晚这不也相当于是庆祝你升官儿了嘛!”

两人互相开着玩笑,陶玉书起身去做饭,等她走后,王濛才说起了正事。

“你也知道,我最近刚到《人民文学》履职。为了开展工作,我提出了几个主张,其中之一是改革编委会。

原来的编委会倒不是不好,但全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,很多人基本已经不视事了,这次我想给编委会增加点新鲜血液。

怎么样?有没有兴趣来当个编委?”

想当年,章光年当年也提出过让林朝阳加入《人民文学》编委会,可那都是为了哄他加入文协。

林朝阳没想到隔了几年这个回旋镖竟然又飞了回来。

给《人民文学》当编委,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,但就跟当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成员一样,代表的是一种资历。

看看原来的编委里都有谁,就能明白加入其中的含金量了。

沙汀、张天翼、颜文景、魏巍、谢冰心、孙犁、贺靖之……可以说几乎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坛最了不起的一批名家。

林朝阳真想让章光年好好看看,人家老王这才叫办事的领导。

“成。这是好事,我没有不答应的道理。”林朝阳痛快的说道。

“感谢朝阳你的支持。”王濛听着他的话,高兴的握住了他的手,又大笑着说:“说起来,你可是《人民文学》成立之后最年轻的编委了!”

第334章 要不您能当馆长呢!

王濛是空降兵,在《人民文学》内部没什么根基,要改革编委会,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。

毕竟如果新的编委们都是他拉进来的话,他在杂志内说话的份量自然会变得更大。

在林朝阳之前,王濛已经联系了众多作家,其中包括了茹志娟、徐淮中、谌容、黄宗英、姜子隆等。

王濛还计划将编辑部内的几位老人加入到新编委当中。

吃完晚饭,等王濛走后,陶玉书向林朝阳说起了王濛的计划和手段,林朝阳听完之后不禁满心佩服。

“他这个老狐狸,不当官儿可惜了!”

“你怎么背后说人坏话?”

“我这是说他坏话?明明是夸他!”

次日是79级本科生的毕业典礼,陶玉墨胸前挂着照相机,到处找人合影。

中午时,她们一个班级的同学到校外找了个餐馆吃散伙饭,陶玉墨拉上了林朝阳,倒不是为了请他吃饭而是让他当个拍照的工具人。

一个班级52个人,挤在一起坐了五桌,每一桌上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