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文豪1978 第222节(1 / 2)

正所谓财不露白,带着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在大街上晃来晃去太危险了,陶玉书催促着妹妹离开。

等回到家里,三人又聚到了一起,看起桌上那一厚摞的侨汇券。

外汇和钱都存在了账户里,没什么好想的,现在难的是这些侨汇券的处理。

“明天我想办法去把这些侨汇券卖了吧。”陶玉书说道。

林朝阳却说道:“别急着卖,我们自己也得用。”

“留一小部分就够了。”

陶玉书说着便将桌上的侨汇券分成了两摞,她指着一摞100张的,说“这些我拿去卖。”

又指着一摞80张的说:“这些我们自己留着,有效期两年,足够我们用了。可惜爸妈那边用不了这东西,我给他们换点全国粮票、油票寄过去吧。”

陶玉书说的“爸妈”指的自然是林二春夫妻俩,林朝阳又从那100张侨汇券中数出了10张,“这些给家里送过去。”

他说的家里指的是陶家,陶玉书说道:“家里不缺东西。”

“不是缺不缺的问题,这是我们的心意。有了这些侨汇券,今年家里的生活水平能上个台阶。”

这年头,就没有家庭不缺生活物资的,区别只是在于缺得多不多,生活过的是否滋润而已。

侨汇券的好处不在于钱,而在于它具有币票合一的优势,让人买东西不需要考虑票证的问题了。

听着林朝阳的话,陶玉书眼中满是甜蜜之色,夫妻俩含情脉脉。

这猝不及防的狗粮让一旁的陶玉墨差点噎住。

“嗯哼!”

一声轻咳打断了夫妻俩的眼神拉丝,林朝阳看了一眼小姨子,又从侨汇券里抽出一张来。

“这张给你,今天护驾有功。”林朝阳轻松说道。

陶玉墨登时大喜过望,双手接过侨汇券,就差没对着林朝阳顶礼膜拜了。

“谢谢姐夫!”

陶玉书没来得及阻止林朝阳,埋怨道:“你给她这个干什么?她又不是没有钱!”

一张100块面值的侨汇券上面有20斤粮食、15斤油、5张副食券、20张购物券,要是用人民币来计算的话,肯定没有100块那么多,但三四十块钱是肯定值的。

“见者有份嘛,最近玉墨拆那些读者来信也挺辛苦。”

林朝阳的话让陶玉墨感恩戴德,“姐夫,还是你对我好,我们家就属你对我最好了!”

她这边忙着表忠心,却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,旁边的陶玉书都快把白眼翻到天上去了。

“我对伱不好是吧?”

陶玉墨立马转过脸来,满脸谄媚,“你和姐夫对我最好了。”

陶玉书冷哼一声,“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。”

“姐~”小丫头撒起娇来,陶玉书根本无力抵抗,叮嘱她道:“这东西别乱显摆,财不露白懂不懂?”

陶玉墨立刻严肃起来,“明白!”

第230章 早知道就不装逼了

周六这天,林朝阳和陶玉书一起回陶家吃饭,身后少不了还有陶玉墨这个小尾巴。

一进家门,就看见小侄子陶希武在哭哭啼啼,吵着跟陶母要大白兔奶糖。

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今天上学的时候吃了一块同学给的奶糖,被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,放学的时候央求的母亲赵丽给买。

赵丽就没给他买,于是他又磨上了陶母。

“男子汉大丈夫,为了一块糖有什么好哭的!”

林朝阳嘴上这么说着,却从兜里掏出了一张2两的糖票和一张一块钱。

“让你哥带你去买。买回来不能多吃,一天就一块。记住没?”

“记住了,谢谢姑父!”

有了糖吃,陶希武喜笑颜开,脸上的眼泪都顾不得擦,便叫上了正在写作业的哥哥陶希文去买糖吃。

“朝阳,谢谢你了!”赵丽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。

“没事。小孩子嘴馋嘛,正常。”

陶玉书问道:“妈,家里没糖票了吗?”

“上个月的糖票都买白砂糖了。”

现如今副食品都是定量供应的,以糖来说,燕京市市民每人每月有二两的额度,陶家不算林朝阳两口子是七口人,一个月就是一斤四两。

少虽然少了点,但总归是够家里人用的,不至于让孩子们吃不着糖。

可问题是家里有两个小的,历来是攒不下糖票的,陶母上个月又把糖票都买了白砂糖,这会儿陶希武突然要吃大白兔奶糖自然是买不到的。

陶家的家庭条件并不差,但在票证制度下,日常生活中仍有许多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。

吃完了饭临走时,林朝阳先出了门,陶玉书掏出十张侨汇券要交给陶母。

侨汇券陶母是认得的,她问道:“这侨汇券从哪儿来的?”

“朝阳的小说不是要在香江出版嘛,人家香江的出版社把稿费汇过来了。按照今年的新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