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引岁五岁便入宫做了宫女。
五岁前的事儿不说她能记得多少吧,就是带她发现人参的人是什么大富贵吗?谁会见了人参不挖!
谭望一脸不信,甚至发出了讥笑。
杜引岁并不在意,只又道:“我还记得这村口的百年榕树,向北是上山的小路,小路往里走半里地,有三株银杏,其中一株年份久些结果多,另外两株要少些。过了银杏,再转东,有一株柏树,比村口的榕树还要老……”
初听,谭望只觉好笑,那榕树就在村口,他们来时大家都能看着。只听着听着,谭望就觉得不太对了……杜引岁说的,不是他们来时的路,甚至是他们来时看不到的地方。
不说后面那些柏树如何,那三株银杏,他是听李家村的人说过的。之前从这儿过的时候,村长还会包些银杏果给他们带走。
难道真的有人,五岁便能记路?
等等……那人参……
第34章 不是这样的!听我解释!!!
谭望立于高耸入云的柏树下,沉默片刻,转头看向身后板车:“是这棵柏树吗?接下来怎么走?”
板车上,杜引岁抬手,指向柏树左侧的小道。
一路行来,从银杏到柏树,谭望对于杜引岁的确来过此地之事,已信了六成。
只是,是什么时候来,又到底有没有人参,还得继续走下去看。
“走吧。”谭望看了一眼推着板车的郑义与马大头,招了招手,率先踏上了左侧小道。
“你慢点转,你站左边得慢点,我才转得过来……”握着右边车把的马大头好不容易把板车折腾对方向,长松了一口气,却是瞪了车上的杜引岁一眼,“你说说你,这两个都病躺下了,你就不能让人好好在屋里躺着,非要带出来吃冷风!这破车压上了三个人,轮子都吃进泥里去了,两个人一起推都重死!本来推你一个,我一个人就行!”
压着小腹躺在板车上,占了大半地方的江芜闻言红了脸,咬着唇想要坐起,只人才刚离了板子不过一丝缝隙,便被坐在板车边的杜引岁伸手啪地一下压了回去。
“躺好了。”杜引岁不大满意地出声,而后摸了摸怀里滚烫的小团子,一把塞进了江芜的怀里,“捂着吧,正好是个暖宝宝。”
江芜在杜引岁没有留力的压迫下,最终还是老实躺着了。
对于马大头的抱怨,杜引岁没什么可说的。
是她想带病人出来颠簸着吃冷风吗?还不是因为能压住赵七之流的谭望出来了……她能放心把这样的江芜和小团子留那儿么。
自打从卫家姑娘那儿知道了赵七和崔武曾经干过的事儿,傍晚拾柴时只要谭望没留在大部队,她们都是要连小团子一起带着的。这回自是更不能例外。
反正谭望疑心她关于人参的说法,不似拾柴只一人看管,这回还多带了两个衙役同行,正好用来推车,省了她下地走的劲儿。
“楚姐姐,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话吗?一会儿我们挖点野菜,晚上给她们弄点新鲜菜汤喝能舒服点。”杜引岁没理马大头,却是看向旁边走路走得心不在焉,差点走偏了去的楚秀兰。
“记得……记得记得……”楚秀兰频频点头,强调,“你说的我都记着呢,我听话!”
她都记着呢,杜引岁托人去找谭望之前,就特地叮嘱过她,一会儿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,要保持安静,听小杜姑娘的话行事。
只是,越是记得,她就越是紧张好奇,这是到底要发生什么事啊!
比五岁就能记住一个小村子的周边路线,长大了还能来挖出人参更大的事么!
谭望全然按着杜引岁的指引,前进或转向,只是心里的弦一直绷得很紧。前方,有可能是人参,也有可能是陷阱。他带了队伍里武艺最高的两人出来,不管是两者中的哪种,他都要将其变成收获。
入了山,入了半深的山,他们离开李家村后所走的距离,已经远超了平日傍晚的拾柴。若不是这废太子妃口口声声十分笃定,又恰说着了前头的一段路,他是绝不愿走这么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