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255节(1 / 3)

秦海洋:……

李嘉宝知道这是自家酒楼,自然维护,“你们这是吃多了吧。”

“吃多了怎么了,你还能带我们去老德庄吃?”

李嘉宝可不敢,他这些年还是有些怕他妈的。当初他带同学来店里吃饭,就被他妈教育过

。现在自己都改姓了……

秦海洋倒是笑道,“嘉宝可是老德庄少东家,那当然是没问题了。嘉宝你说是不是?”

李嘉宝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,只好应了。

好歹是他妈,应该没问题吧。

老德庄开业当天口碑就开始打开了,吃过的人都觉得好,回家就当自来水了,要推荐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吃。

一些单位吃完之后,就准备以后接待客人就来老德庄,又有档次,味道又好。

关键是服务真的特别好啊。吃饭前后有人递毛巾擦嘴擦手。垃圾随时有人收。

装修好,菜好吃,名气大,服务还好。这样的地方就是请客首选。

除了自来水宣传,老德庄还请了一些人对老德庄的菜肴进行长篇大论的评价。这些人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美食博主了。长期给报纸投一些各地美食文章,也形成了一些流量。出来的推荐也有许多人支持。

自然也被苏浔的宣传公司给锁定了,用钱砸得他们也去老德庄吃饭,然后切切实实的吹捧一波。

全方位的宣传,老德庄自身又确实有实力,双管齐下。哪怕才开业的店面,也已经坐稳了百年老店这把椅子。

把这“店设”给立住了。

慕名而来的络绎不绝,第二天才开门就许多人来订餐定位置。

许咏梅就给苏浔打电话分享了这个好消息。说是许多人订位置。老德庄虽然刚开业,但是一点都不缺客源。

可算让她放心了。她之前真担心没人来吃饭。

苏浔道,“以前大家选择少,高档饭店就那些。如今老德庄出现的时机正好,加上我们前期投入那么大的广告,大家就算追求新鲜,也是愿意来试试的。关键还是厨房好,饭店最重要的就是口味。一次不好吃,下次客人就不来了。再好的装修和服务都没用。”

许咏梅道,“我对厨房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,每天重点检查那边。我那些师兄们各自负责几道拿手好菜。这菜要是出问题,那是要追究到他们各自头上去的。而且每天闲着的时候,我也要亲自抽查他们的手艺。还有买的菜,都是我亲自去监督选购的。”

苏浔道,“你忙得过来吗?”

许咏梅自信道,“这没问题的,我每天吃住都在酒店里面。基本上所有时间都在这里了。苏总,你就放心吧,老德庄这边的工作我都梳理好了。等几天,我还要请一些会传统古典乐器的人过来每天演奏。还有服务员的培训,我都要亲自盯着的。对了苏总,我才想起来我爸有个老朋友是国宾馆大厨,国宾馆经常主持国宴招待外宾。等过几天我要去找他一趟,打听一些国宴怎么安排的。我们也学学人家那规格,那派头。”

说起这个,许咏梅真是挺有感触的。这要不是自己当了老总,她也早就把这事儿忘掉了。如今自己当了老板,想人脉的时候,突然就把她爸当年酸溜溜的一句话给记起来了,还意识到这就是一个可贵的机会。屁股决定脑袋,这话一点没错啊。

苏浔:……

很好,有这样的合伙人,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?“有困难就和我说。”

许咏梅笑着道,“知道知道。”

苏浔听她这声音就知道,她是真的挺快乐,乐在其中。

苏浔都有点儿惭愧了,她稍微管的事儿多了,出差多了,就觉得自己付出好多,好辛苦。感觉自己当老板不容易。

可和许咏梅比起来,不能比,真的没法比。

幸好她当初走的就是上层投资路线,而不是白手起家路线。

华家人是在开业第三天到的。因为他们是坐火车过来,来的时候也是满面风尘仆仆。

幸好这边有人接。

当坐上公司的大巴车的时候,大家都有点儿感动得想哭。

在这异地他乡,刚下火车就有人接,这可真是太幸福了。

那种离乡背井打拼的不安感也消散不少了。年轻人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繁华的街景,兴奋不已。

这就是未来要打拼的地方啊。

车子直接把人接到了公司招待所。

这是公司租下来的一个小招待所,里面装修之后,专门用于招待客人的。

明雅安排这些事情很细致,年轻销售住员工宿舍,几个人一间。华家一家三口住的是套间。

待遇分的很清楚。

她还特意过来看了一次华家人,关心他们的生活。

“苏总说,你们先休息一天,等明天请你们去老德庄吃饭。”

华兢眼前一亮,“这……苏总太客气了。”

等明雅走了,邱香香就感慨,“苏总真是不一般啊,你看人家请的人都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