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章(1 / 2)

面粉水和粟米粥一起搅拌均匀,聊胜于无。等粥米再次煮开,倒入菜粒搅拌,最后再加一丢丢的盐。

一斤盐五百文,需要拿大半袋粮食换,每顿饭只放一点点,完全吃不出盐味。村里人家煮饭放盐不是为了调味,是因为不吃盐,身体就没力气。

阿染怎么起来了?林春兰闻着粟米的香味醒过来,忙催女儿去休息,肚子饿了娘来煮饭,阿染快去躺着。

林染笑笑:躺了几天,骨头都躺疼了,再躺反而要生出病来。阿娘,我已经没事了。

说着,林染一只手轻轻松松的抬起搁陶碗陶罐的木架,证明自己确实病好了。

林春兰顿时脸上笑出花来,快放下,快放下!病去如抽丝,可不能一好就下大力气。

再瞄一眼陶罐里浓稠的粟米粥,眼里的心疼一闪而过。

往后可不能再叫阿染煮饭,她和秀菊吃菜叶子就行。

同样循着香味过来的林秀菊,瞄一眼妻子的神情,也舍不得说女儿一句重话:阿染大好了,咱们是该好好庆祝庆祝。今晚的饭全吃完,不留明天。

这么热的天,也留不住。

黄土砖垒的厨屋低矮,林染热出一身汗,先舀出一小碗晾着:阿妈去看看她醒了没?

林春兰连连点头:光吃药病可好不了,是要吃饭。

林秀菊不认为小姑娘病得那么重,这么快就能醒。

没想到,才推开门,就对上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。

人醒了她高兴,心里也咯噔,除去那道疤,这姑娘的脸长得跟天仙似的,也不知道能不能看上阿染。

若是跟柳芽一样,眼睛长在头顶,只瞧得上城里的富户,那阿染可不能要这样的媳妇。

这位村里婶子的想法实在是太容易懂,谢韵仪看着对方,挣扎着坐起来,哑着嗓子道谢:吴清谢阿娘阿妈救命之恩。

烧得最厉害的时候,谢韵仪也没敢让自己全然迷糊,手心掐出血,也要留着一分心力,留心身边的动静。

她知道是一对村里人,从人牙子手里买了她,但没去衙门落奴籍。进这家门前,也听到了她们想留下她,给这家的女儿当媳妇。

也好。

眼下她确实需要一个安稳的地方休养身体,身份户籍也得重新办。

这对儿婶子老实良善,家中没有阿奶阿嬷,只一个和她年岁相当的姑娘。乡下姑娘朴实好拿捏,正好合适她暂时落脚。

至于以后

她病成那样,自己都以为活不成了,又落入人牙子手里,她们一定认为她必死无疑。

掩下心中翻腾的恨意,谢韵仪露出个虚弱的笑来,低头羞涩道:救命之恩无以为报,只要姐姐或是妹妹不嫌弃阿清

你都知道了?林秀菊从小姑娘那声阿娘阿妈的称呼中回过神来,欢喜不已。

她瞅一眼门外,偷偷给小姑娘支招,阿染喜欢识字的姑娘,你给她背首诗,比划几个字什么的,她一定不嫌你。你今年多大了?阿染十五。

阿清十六了,是姐姐。谢韵仪眸光一闪,眼眸诚挚,妹妹仰慕有才华,德行高尚之人,定是因为妹妹也想读书识字。阿清眼下这幅身子骨暂时还下不了地,但阿清现在就可以教妹妹认字。

就算那个叫阿染的,看不上她眼下这幅模样,她也要留下来。

林春兰在堂屋里摆好三副碗筷,见妻子还在卧房里,忙过来看情况。

她听了这话,再仔细打量小姑娘的脸色,顿时乐得合不拢嘴,好好好!阿清你先养好自己身子,教认字的事不急。等你好了,和阿染办了合卺礼,上了户籍,再教不迟。

这姑娘脸好看,又明理,身子养一养,再好不过的儿媳妇了。林春兰这会生怕她反悔,巴不得立刻就给两人办亲事。

至于额头上的疤痕?

嗐,姐姐说得对!若是样样都好,哪轮得到村里人。

多看看,习惯就好。

这可真是太好了,一副药就活了!看这脸色,剩下的两副药都能省下了!这姑娘好得这么快,定是跟自家有缘分!

这贵价药还真管用,留着日后以防万一,或者拿出去换粮都好。

紧跟着来到门口的林染:

都没人问问她的意见么?这就到扯证的地步了?

林秀菊转身,推着乐呵呵的妻子往外走,还不忘提点自己女儿:阿清身子弱,怕是还拿不动碗。阿妈给你们的碗都端过来,你一边吃一边喂阿清。

长辈们走了个干净,两位年轻姑娘抬起头,互相打量对方。

林染:这双眼睛真好看!

谢韵仪:这位村里姑娘眉宇轩昂,目如朗星,若是肤色再白上一些,也不失为一位英姿飒爽的美人。

两人面上带笑,对对方的相貌满意归满意,眼底都平静无波,各自心中盘算。

我有话要跟你说。

我有话要跟你说。

异口同声的话,引得来送粥的林春兰乐出声:有什么话,吃完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