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数被诡面神偷施过恩惠的人感恩戴德,纷纷传颂其功德,有的甚至为其立起了生祠,时时祭拜。
各官宦世家也有些豢养了武林高手、家丁护院,偶有与那诡面神偷交过手的,无一讨到过便宜,有关诡面神偷的一些武功路数便流传了出来。
此人武艺高强,一手剑术出神入化。
轻功绝佳,深宅大院、密林旷野如履平地。
更可怕的是一手暗器打穴功夫,往往让埋伏他的人还未近身便失了战力。
此人不仅武功好,人也极为聪慧,每次行事前都细心谋划,绝不走空手。
而一旦发现事不可为,毫不犹豫当即退走,蛰伏下来伺机再动。
即便如此,仍是无人知晓其出身、师承,也没人见过其真实面目,此人便如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
有那推崇的,便喊话江湖愿意追随,并纷纷仿效其行事。
却往往急功近利,是非颠倒,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不说,还让许多无辜之人遭受无妄之灾。
于是江湖和民间风向又变,声讨、鄙薄之声不绝,孰是孰非,渐渐成了一笔糊涂账。
诡面神偷对此从未理睬,依旧我行我素。
各地贪官污吏、恶霸纨绔都不觉收敛许多,生怕哪日诡面神偷光顾上门。
直到十一年前,江南吴州忽然爆出惊天大案,沈家传家宝被盗,盗贼正是诡面神偷。
吴州富饶,又以沈家最富。
沈家传承数百年,奇珍异宝积累无数,最珍贵的莫过于一颗夜明珠。
有传言此珠极可能是与和氏璧齐名的隋侯珠,其“径盈寸,纯白而夜光,可以烛室”,为沈家历代传家之宝。
沈家在当地名声极好,在各商行所及之地大行善举,且长期出资助江南士子举学,在民间官府都声望极高。
沈家无端被人偷盗上门,且被盗的是价值连城的传家之宝,一时间震惊朝野。
诡面神偷此举再次被人诟病,无人怀疑事情的真假,盖因要想在沈府盗走传家之宝,非诡面神偷不可。
时任吴州知府的刘启林震怒,举全府之力为沈家追查盗贼,誓为沈家追回夜明珠。
几日后甚至亲自登门,义愤填膺地与沈家密谋杀掉诡面神偷,取回宝物。
沈家感动不已,双方一拍即合,由沈家出资广邀高手,一举除害。
半年以后,江湖上传来诡面神偷的死讯。
一时间,悲伤者有之,惋惜者有之,得意者有之、庆幸者有之,理所当然者有之。
唯独没有人怀疑事情的真相。
直到这个时候,人们才知道,诡面神偷名叫严琛。
直到这个时候,人们才知道,诡面神偷的武功有多高。
在吴州的泰平山顶,诡面神偷被邀约来的友人偷袭一掌后,周围冒出三十多个武林高手将其团团包围,用一张钢丝巨网堵住其退路。
在反杀了十几个人后,身受重伤的诡面神偷被逼下了万丈悬崖。
江湖有传言,诡面神偷偷盗多年,虽时常周济平民,恐怕也富可敌国。
然而诡面神偷死后,并未找到他的巨额财富,那颗夜明珠更是从此再无音讯。
沈家耗巨资除了诡面神偷,却也是竹篮打水忙了个寂寞,叫人唏嘘不已。
倒是刘知府得了各地官员的好感和赞许,十几年官途顺风顺水,如今已升任到了户部尚书。
唯有严琛的那位友人,也和严琛一样神秘,至今无人知道其真面目。
智圆对严琛的死是悲伤痛惜的,他不信严琛会莫名偷上沈家的门,一定是沈家有什么无人知道的龌龊事,只是随着严琛的死,一切成了悬案。
承恩侯府
此时的承恩侯府一片素白,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。
灵堂设置在正院偏殿,京城的勋贵们在灵前烧香叩拜后,发现跪地答礼的只有承恩侯的两个庶子,世子竟是不在。
且说此时的侯府地牢中,二十出头的承恩侯世子刘照望着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侍卫,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。
自己出外办差半年之久,回京来歇息了两天,只是去外室那温存了一晚,侯府就遭此厄运。
当满城封禁后,他惊疑不定的回到侯府,却发现府里已经变了天。
身为侯府顶梁柱的父亲被人吊死在书房,而作为侯府定海神针的祖母,却被惊得一反常态闭门不出,整日关在卧房啼哭不已。
当他跪在祖母卧房外请求一见时,祖母置若罔闻,却指派贴身嬷嬷出来,附耳对他说了几句话。
刘照当时便被惊得魂飞魄散。
外面传闻刺客杀害父亲后还盗走了侯府的许多珠宝,刘照起初没有在意。
侯府富贵,御赐的珍宝信手拈来,丢失一两件也不足为怪。
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刺客竟然精准的摸到了祖母的卧房,将那要命的东西盗了去。
刘照失魂落魄地离开老夫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