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67节(1 / 2)

可陆续想到金光上人、震山子、震化子这些人,心下起了波澜,便下天山,去了雁城衡山别院。

这处别院乃是后葺,规模甚大。

曲艺字画一众艺道,都能在此找寻。

轻车熟路,来到一间风格独特的画堂。

此地有书又有画,又剑又有酒。

进了堂口,便见一名神态洒脱的老者身穿宽袍,背袖祥云、两只白鹤。

仔细一看,那白鹤是画上去的。

意态轻盈,振翅欲飞。

能写意到这等境界的,自然是丹青生。

“哈哈哈,兄弟你来得正好!”

老人可不管他是不是剑神,一见到他,便拉着他的胳膊急急朝里面进。

“快来看!”

“玉臻画的这幅孤峰鸣琴图如何?是不是不输文徵明的绝壑鸣琴图?”

赵荣还未说话。

就听一个少年脆声道:“师叔夸赞太甚,我的画功哪有那样高。”

“爹爹。”

少年说完,恭敬的打了一声招呼。

又满脸笑意的迎了上来。

丹青生拽左边,他则上前拽着右边,一老一少,将他拉到画前。

赵荣看着画作,品道:

“孤峰独倚,一把孤琴,暖香浮细,浮云赋闲,构图巧妙,却免不了苍凉萧飒。”

少年闻言,盯着画作,往深处想,不禁有所触动,生出一丝伤感来。

他人虽小,心思却极为细腻,一脸担忧地看向赵荣:

“爹爹因何而悲?”

丹青生却是右手攥拳捶打左掌,将这股气氛破坏了:

“兄弟,这画重写意孤高,不与泥淖相融,乃是佳作,怎么到你口中,成了雨打芭蕉,滴答答全赋了愁。”

丹青生大摇其头,对赵玉臻道:

“你爹容颜不老,心却要老了。”

少年求教: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

丹青生道:“你可以画一幅虬松破风图送给他,叫他如松破风,立根坚韧,不要被世俗风浪所浸染。”

“我辈江湖人,只要志趣在,万般皆由心,人老心不老。”

赵荣冲着丹青生笑了笑。

又揉了揉少年的脑袋:

“玉臻,你怎不与他们一起凑热闹看比剑。”

少年道:“爹爹,我虽喜剑,却又爱静。”

赵荣看了看他黝黑的眼眸,心中有话想说。

想想还是算了。

只是转了一个话题:

“过一段时日,我带你去见好朋友。”

“爹爹,是去哪里?”

“常德”

番外四十三:神龟犹寿(三)

衡山别院。

画堂之后,乃一偏殿。

此殿无门无窗,竹帘高卷,敞如一亭,但斗拱栏杆鲜明,台基踏道宽阔,亭中有六角砖砌树穴,左右各一银杏。

两边垂悬字画,南侧放着一把瑶琴,风格雅妍。

赵荣与丹青生在敞殿中对坐而吟,临听秋风,一如往昔。

“兄弟,往日里你恬于隐逸,心怀洒脱,怎么今日红愁绿惨,可是添了什么心事?”

丹青生话罢,为他斟酒一杯。

没等赵荣回应,继续铺话道:

“倘若是操心儿女之事,我看大可不必。”

“这几位师侄各有所长,同龄中媲美者少有。且人生际遇不同,若是想让他们完全继承你的衣钵,实在是难事。”

“江湖浮沉,虽有大把的英雄,可似你一般人,恕我孤陋寡闻,从未听说过。”

赵荣知晓他有心宽慰,只是错了方向。

他拿起酒壶,也为丹青生斟酒。

“儿女之事,我并不操心。”

“只是”

他一口饮尽杯中酒,叹道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这话不错。”

“十年前我们在这里喝酒”

赵荣顿了一下,看向那把瑶琴:“那时,还能听到大庄主的广陵散。”

“近日遇见了几位故人,时光无情,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很重的痕迹。”

“而今我们对饮,瑶琴已无人抚触。”

丹青生深深看了他一眼,也举起杯盏。

若是一般的古稀老人,听了赵荣的话,难免也要伤感无限,叹人生路短。

可是

丹青生却和当年一样,只要有酒有画又有剑,他便能淋漓奔放。

“原来你在愁这事。”

他忽然一笑,举杯与赵荣相碰:“大哥常道人生忧多乐少,可自西湖梅庄来雁城之后,寻了众多志同道合之友,欢喜无尽。”

“甚么人生苦短,有什么好赋愁的?”

“生老病死,世间常态,大哥含笑而逝,今瑶琴虽无人抚,琴音尚在你我耳中,那么抚不抚琴,又有什么不同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