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保育院门口人来人往的,王红芬也不好多问她,只好带着满肚子问号回了家,
到家后她就跟韩铁柱说了这事:“我本来想问问,哪里可以买到不要票的煤炭。
见她这样子,我也不敢多问。”
韩铁柱说:“你明晚去她家瞧瞧,是不是富贵欺负铁梅了。”
“那倒不至于,都几十年的夫妻了,我猜是她那儿媳妇的事。”
韩铁柱没说什么,只是又说道:“就是老大的煤矿离这太远了,不然家里有工人在矿上,总归是缺不了煤用。”
“我去!方卫东带我去!”珍珍差点就举起手抢答了。
“不行吧。”
“行的呀,方卫东很厉害哒!”珍珍摇着王红芬的胳膊。
毛驴精总归是厉害的,他俩倒是对这点没有异议。就是闺女离开自己,两人下意识的就觉得不妥。
珍珍磨得老两口终于同意了。
王红芬拿着珍珍给她的电热毯说:“你那床垫驴车上,身上披着一床,这一路到煤矿,你这小毛驴也要走一整天呢,还没出正月呢,可别冻坏喽。”
她的好意珍珍就没拒绝,回来在给她也是一样。
第58章 棉籽油
街边的铁匠铺内, 风箱发出扑哧扑哧地声音,
炉膛里火苗蹿动,一块铁在炉火中烧得通红,
脸色黑红身材魁梧的铁匠从炭火中钳起烧红的铁块,叮叮当当敲打起来。
“师傅,我要订个碳炉!”韩铁柱手里半拖半拎着两麻袋的铁块进了这间小铁匠铺。
铁匠停下手里的活, 伸头看了眼他麻袋里的铁:“要打多大的?”
“比一般的要大些。”
韩铁柱按照珍珍的要求跟铁匠说了, 铁匠来了兴趣, 这种的炉子还是第一次做,
这给他无趣的日子里添加了一些趣味:“成,今晚加班给你做,后天来拿!”
珍珍特意起了个大早, 带着粮站开的介绍信和方卫东赶着马车去煤矿, 车上放了几大袋自家的粮食。
走在路况不太好的路上,马儿脖子上挂的铃铛‘叮铃铃’的响,
这次用马车而不是牛车就是因为马走得比较快,
这是小镇赛马场里的赛马, 方卫东控制着它只能小步跑,简直是委屈死它了。
方卫东这次变的还是他经常用的赶车大汉的形象, 憨厚又朴实, 一看就是个好人。
就这样走到了下午才到, 车子的减震效果不错,
珍珍有恒温的保暖毯, 在微微摇晃的马车上还睡了一觉。
她娘说了, 趁着这次机会多带点粮食过去,
换点碳、换点票。
家里要是缺粮还可以从大队上买工分换粮食, 秦桂香母子三人的户口还在村上, 以后不缺粮食吃。
家里现在两个人有工资,老大每个月也寄钱回来,属于有钱没票买不到东西,那钱就等于是废纸一样。
到了煤矿上,这里的空气明显不如新海市,到处是灰蒙蒙的。
不过煤矿周边的设施比新海市要繁华,和衣食住行配套的建筑都有。
就连百货商店也比新海的店要大。
给煤矿看守大门的人看了介绍信,看大门的人拦住一个过路的小伙子,让他帮忙去喊下韩邵文。
珍珍见他脖子后有黑黑的煤灰印,就知道小伙子是下矿井的工人。
小伙子不太愿意,刚要推脱,
方卫东在珍珍的示意下,给了他一根卷烟拉近乎。
那小伙子接过烟兴冲冲地去了,不就跑个腿嘛,没问题的。
两人足足等了将近20分钟,韩邵文才过来,给门卫看了工作证,又进行了登记,才放两人一车进去。
“珍珍,这谁啊?”韩邵文见方卫东也没主动打个招呼什么的,表情高冷,不由得低声来问小妹:“还有你怎么会一个人过来呢。”
“爹、娘要上班,平平、安安要上学,他们没有空。”珍珍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地跟他对话:“这是方卫东,爹认识的朋友。”
“那也不能让你个孩子来呀。”韩邵文摇头。这人自己从来没见过,路上弄丢了小妹怎么办。
这方卫东到底靠谱不靠谱啊、爹娘做事越来越不对劲了。
“那你来干啥的?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