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自从喜儿十个月后,珍珍就不敢了,最多是多分点她自己的饭菜。
高翠喜在做饭间隙里偶尔探出来头来看一眼两个娃娃,见老实地待在门口,也就随她俩去了。
“爹!”韩敏珍看到下工人群里,个子格外高大的人影后,奔跑着过去,
喜儿跑步不稳当,踉踉跄跄像是随时要摔倒的样子也跑过去。
她倒是认识自己的爹,没有和韩敏珍一样抱着爷爷的大腿,抱着韩老大的腿喊:“地!地!”。
韩老大笑呵呵地抱起了闺女,问她:“喜儿今天乖不乖啊!”
喜儿奶呼呼地说:“乖。”
韩铁柱同样抱起珍珍,又想用胡子扎她,换来珍珍的一套无影掌:“啊啊啊!”老爹似乎是被娘pu了,就喜欢做讨打的事。
看到王红芬在后面,举着手要娘抱:“娘、抱抱。”
王红芬看她奔向韩铁柱,心里还酸滋滋的,见闺女这么快就舍弃了老韩,立马忘记刚刚的滋味了,乐呵呵地抱了过来。
韩老二看着爹和大哥都有闺女迎接,就自己没有,羡慕道:“要是翠喜这胎生的是个丫头就好了。”小妹可乖巧了,这让他有种自己生个也不错的想法。
大哥家两个丫头,就连爹都生了个丫头,就自己家只有两臭小子。
“生儿生女全凭老天爷做主,你命里有就是有,没有就莫强求。”要是生的全是丫头吧,也是糟心,就像她哥和韩大牛两家,想儿子都想疯了。
韩大牛是韩铁木的大儿子,韩铁木三儿两女都成家了,只有大牛生了三个闺女,就在自己生珍珍的前半年,大牛媳妇生第三个娃的时候大出血人走了,
给韩铁木愁的啊,生怕大儿子断子绝孙死后没人摔盆了,
恨不能现在就过继三牛家的儿子给大儿子家。
二牛家就一个儿子,自然不会过继给大牛。
三牛家是双胞胎儿子,也舍不得过继。
她是没这烦恼,王红芬很凡尔赛地想,连着生了四个儿子,当时的婆婆都没呲过自己,
不像自己大嫂,连生了两个闺女,后面才生的儿子。
受了当时的婆婆好几年的折磨。
现在日子安稳不打仗了,又生了个自带口粮的老闺女来自家,
闺女还时不时的拿出好吃的给自己,全村大概就没自己命好的女人了吧。
唉!可惜不能与人说。
到家后,众人不太累,轮流着把水缸里的水挑满了。
玉米的灌浆期结束后,玉米地里就不用浇水了,这时候浇水玉米反而长不好。
只要不浇水不担水,普通的地里农活对老农民来说不那么累的,回家后还有精力做些其他的。
今年还是一如既往的干,灌浆那段时间,抽水机都抽得坏了几回了,灌浆期耽误不起,所有的人都得挑担去浇水。
拖水的老牛累得吃草都吃不香了,瘦骨嶙峋的像是随时要倒的样子,心疼得牛倌替牛跟大队长请假。。
“趁最近不忙,我跟队里请几天假,回我娘家一趟。”饭桌上,王红芬宣布这件事。
“娘,我要去。”珍珍反应快,舅舅家在海边啊,自己平时就圈在门口这三分地上玩,早就玩够了。
“去,这次是要带你的。”去年底嫂子生了个九丫,她一个人回去了一趟,爹和娘还没看过珍珍呢。
那会天气还冷着,怕闺女受凉,就没有带闺女一起。
建设、建国还有安安举着手喊着:“奶,带我、带我!”走亲戚呀,多好玩的事,想去!
她的眼神在桌上转了一圈,能陪着自己去的只有小三和小四。小三考完试回了家,还不知道考得怎么样。
小四秋季开学上初三了,建国建设安安去年秋季统一入学的,都是在大王村村小上一年级,再开学就升二年级了。
平平沉默着扒饭。
“你们都去过太奶奶家了,我就带个你小姑。”
王红芬想想就算了,自己就带闺女去,小三和小四留在家里多干点活,多几个工分也是好的。
孙子辈的也帮不上忙,去了自己还要操心安全问题,娘家可是在海边,那可比村前的蔷薇河要危险得多。
孩子们叹气!
韩老大他们对于娘要回娘家都没有意见,吃完饭高翠喜端着自己的空碗,放到了厨房,然后扶着腰回了屋。
秦桂香去了厨房洗洗刷刷。
晚上饭后韩绍明抱着珍珍对王红芬说:“娘,珍珍说要出去乘凉。”
珍珍毫无威慑力地瞪着他,胡说,我没有!
“去吧,看好你妹妹,别撒手了。”
“知道知道!”
韩敏珍没有发表意见,她想看看无事献殷勤的四哥是想干嘛,四哥好像已经15岁了,个子几乎要和韩铁柱差不多了,就是抽条得厉害,看起来比韩铁柱单薄很多。
韩绍明一路小跑着,跑到了村上最好的青砖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