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……
老爷子再一次沉默了,他安静而沉稳地注视着那个年轻人,看着他在京都内与二皇子斗的不亦乐乎,看着太学,看着悬空庙,看着宫中,发现这位年轻人果然如自己所预料的那般,厉狠,聪明,不惜代价,记仇。
强大。
老爷子感到了一丝恐惧,虽然此时的范闲依然远远不足以令他恐惧,但是每每想到当年的那个女子,想到范闲是她的儿子,看着范闲似乎正在走着与那个女子一模一样的道路,用极短的时间便获得了极大的权力,并且比那个女子更狠更毒的时候……他有些畏惧了,加上不清楚陛下究竟是怎样想的,所以他在沉默之外,开始试图寻找一个温和的法子。
他在赌,赌范闲永远不知道老秦家与当年的关系。
所以老爷子选择了退让,不问不理,甚至在陛下因为范闲之事震怒,而打了都察院御史一通廷杖之后,老爷子直接选择了称病不朝,也不去枢密院视事,只是安静地留在家中养老。
陛下在扶范闲,老爷子便要退让,一直退让到底,以避免当年的旧事被人翻了出来。
老爷子知道陛下有这种狠劲儿。
这不是与陛下赌气,而是在向陛下表示自己的安分,也是下意识里,不想在朝中与范闲打交道。而另一方面,老爷子安排自己的儿子与范闲交好,还请范闲到府上一叙,近距离地观察了许久。
……
……
如果后来的事情一直这样发展下去,或许老爷子依然可以将范闲看成一位值得尊重的晚辈对待,秦家的大门可以永远向范闲敞开着,可是谁都知道,计划永远及不上变化来的那样迅猛和让人不知所措。
明家有老爷子的股份,秦家尽在军中,要捞现银,比朝中那些大臣要不方便许多,所以很多年前,长公主派人恭恭敬敬拿了一成干股到秦府上时,老爷子很矜持地点了点头,他一向以为长公主是皇族里难得一见的聪明人。
就算范闲查江南,秦家也不怕,不过是在江南富商里有一成干股罢了,陛下怎么可能因为这种小事,就来惩罚一向忠心不二的军中第一高门?